吃完藥,喝口水,看似是個再簡單不過的常規動作。可是,生活里常常有病人為了方便,習慣將一把藥物「一口吞」,殊不知對于某些特定的藥物來說,其實,服藥時間對藥物療效會有較大影響。
臨床上針對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藥物
可分為兩大類:
一是【針對病因治療的藥物】
如抗生素
另一類是【在對癥治療,為消除或緩解呼吸道癥狀的藥物】,
主要有平喘、鎮咳及祛痰藥等。

下面,就由筆者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慢阻肺患者常用的止咳平喘祛痰藥。
平喘藥

平喘藥是一類作用于哮喘發病的不同機制,以緩解或預防哮喘發作的藥物。哮喘患者的通氣功能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性,白天氣道阻力最小,凌晨時最大,故哮喘患者常在夜間或凌晨發病或病情惡化。因此,多數平喘藥以睡前服用為最佳。
常見的平喘藥:
鹽酸班布特羅膠囊:1次10mg,1日1次,睡前服用。
甘氨酸茶堿緩釋膠囊:整粒吞服,不可壓碎或咀嚼。每12小時1次,用100 ml溫開水送服。最佳時間服用應該在早上8點和晚上8點。
孟魯司特鈉片:每日1次,可與食物同服或另服。哮喘病人應在睡前服用5mg。
祛痰藥

祛痰藥是一類能稀釋痰液或裂解痰液,使痰液易于咳出的藥物。痰液的排出可減少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間接起到鎮咳、平喘作用,并有利于控制感染,但最好不要和強力止咳藥物一起服用,以防止痰液咳不出導致窒息的可能。
常見的祛痰藥:
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宜在餐前30分鐘服用,涼開水送服,禁用熱開水。不可以將膠囊掰開或咀嚼服用。
鹽酸氨溴索分散片:可以直接服用也可以加水溶解后服用,建議飯后服用,同時避免同服強力鎮咳藥,以免稀釋痰液堵塞氣道。
可見選擇合適的時間服用某種藥物,不僅能提高療效,還會降低藥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