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最難熬的天氣,是中國農歷小暑與處暑之間的一段時間,它是一年中氣溫最高而且潮濕、悶熱的日子。做好三伏天的“防”“降”“養”,健康過夏天。
01
防暑濕
夏季暑氣盛行,腠理開而多汗,濕氣較盛,身體最容易被濕邪趁虛而入。暑濕對脾非常不利,濕氣在體內滯留時間太久,導致濕氣內生,容易出現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皮炎濕疹,甚至誘發關節炎等健康問題。應注意少吃肥甘厚膩、生冷寒涼的食物,適當多吃一些味甘、酸宜脾的食物,如山藥、薏米、菠蘿等。
02
降火
炎熱的天氣容易導致人火氣上升,表現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選擇有綠豆、苦瓜、西紅柿等;同時,牛奶營養全,可以溫脾、補水、滋陰,也是夏季良品。
03
養陽
夏季是陽氣升發的季節,此時人體內的陽氣最為旺盛,然而由于無節制地吃冷飲、吹空調,過度貪涼,也會傷到陽氣。保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早睡早起,使機體陽氣充沛,氣機通暢,促進機體陽氣的積存和壯大,為秋冬天防病治病打下基礎。建議堅持體育鍛煉,有利于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但是鍛煉要注意避開高溫時段,避免劇烈運動,老年人可以選擇打八段錦。

推薦飲食
“三豆湯”——健脾利濕消暑熱
“三豆湯”的方子出自宋代醫學著作《朱氏集驗方》,有綠豆、赤小豆和黑豆。三豆各有所長,綠豆有清熱解毒消暑之效,黑豆有補腎益精清熱之功,赤豆可清熱解暑、利尿消腫,三豆合用不僅能清熱除暑、解乏、消痱子,還能健脾利濕,中醫稱之為“夏季滅火器”。
對于消化功能特別弱的人,可在三豆中加入適量大米,熬成清粥食用,也能清熱健脾。
做法:將綠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洗凈,清水浸泡1個小時;將三豆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燒滾后轉小火慢煮1個小時,待豆子開花后放入冰糖繼續煮5分鐘即可,放涼后連湯帶豆一起食用。老人、小孩及腸胃不好的人可加紅糖代替冰糖。在三伏天期間,“三豆湯”一周可以喝兩三次,最晚可以喝到處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