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家泰,在通過前期各種培訓授課考核后,于2月25日跟隨醫院第四應急隊進入隔離病房,雖然壓力不小但是也收獲頗多。進來的第一天就上了一輪晚班,深夜總是能把人的情緒醞釀發酵到最大化,此時的我內心深處也是感慨萬千。
隔離定點二病區19床是位58歲的阿姨,因為她自己看不懂體溫,所以每次都會按呼叫器請護士幫忙。凌晨一點,阿姨通過呼叫器對我說自己手心好燙不知道是不是發熱了,我便讓她先量體溫,我馬上過來看。她客氣地說:“麻煩你了,大晚上的。”就當我轉身要走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她身子有些單薄,憔悴的臉上被歲月刻畫出了道道印記,她的白發似乎比同齡人多了幾縷,那一刻我突然就想這是誰母親?又是誰的愛人?或許又是誰的子女?被病痛囚禁于此,四四方方的一個房間,只能通過這扇玻璃門窗來和外界交流。看著那個背影我覺得我不忍離開,想陪她說說話。我敲了敲玻璃對他說:“阿姨,你陪陪我吧,大晚上我一個人有些害怕。” 然后就這樣我們隔著那一扇玻璃窗天南地北的聊了許多,我終于看到了她泛著淚花的笑容。經過測量,阿姨的體溫是正常的,可能是心理負擔太重,我開導了她一會兒,讓她早點休息。
病人和我們都是普通人,在高壓下都會存在心理負擔,進到隔離病房的患者身邊沒有親近的人說體己話,一些想法和情緒得不到表達,我們作為一線的戰士,剛強的一面給病魔,柔情的一面要留給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