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胸科醫院胸外一科成功完成一例單孔VATS LS6+S9a(單孔胸腔鏡左肺下葉背段切除+左肺下葉外基底段外亞段)切除術。此例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我院胸外科胸腔鏡微創手術對早期肺癌及肺結節的診治已經躋身國內先進水平。
患者為55歲女性,在門診行胸部CT發現左肺下葉背段有一大小約1.4*0.9cm的混合磨玻璃結節,動態觀察結節較前增大,臨床高度懷疑早期肺癌。術前三維重建顯示結節病灶位于左肺下葉背段(LS6)并臨近外基底段的外亞段(LS9a)。術中探查證實術前判斷,即結節位于LS6與LS9a交界部位。小的肺磨玻璃結節行肺葉切除術會犧牲較多的基底段健康肺組織,而單純下葉背段切除則不能保證安全的手術切緣。根據術前三維重建模擬預切除范圍,發現LS6+LS9a切除既可以達到最大程度切除腫瘤,又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健康肺組織的目的。胸外一科副主任王武明帶領團隊討論,決定行單孔LS6+LS9a聯合切除加淋巴結清掃術。在做好充分的術前評估及準備后,手術進行順利。術中,王武明主任憑借嫻熟的技術精準切除聯合亞段,術中冰凍病理提示微浸潤性腺癌。
胸腔鏡下精準肺段和亞段肺切除與肺葉切除術相比,既能保證達到根治效果,且能有效地保護患者肺功能,具有手術創傷小及術后恢復快等優點。但由于肺亞段的解剖結構復查,亞段血管及支氣管變異多,導致肺亞段的解剖性切除十分困難,目前國內只有少數醫療中心開展該技術。
對于小于2㎝的肺腫瘤患者,NCCN指南推薦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可以行亞肺葉切除術:1、肺結節磨玻璃成分大于50%;2、原位癌或微浸潤性腺癌;3、倍增時間大于400天。指南同時推薦亞肺葉切除優選肺段切除術,但是胸腔鏡解剖性肺段、亞段切除術相對于肺葉切除,存在著對肺結節的定位、靶血管及肺段界限的辨認等難點,手術難度大,對手術醫生的手術技巧要求較高,這對胸外科醫生是一項極大的挑戰。
江西省胸科醫院胸外一科微創技術經過20余年的發展,微創手術涉及普胸外科所有領域,技術日益成熟。特別是在肺癌及肺結節診治方面,能在單孔胸腔鏡下熟練完成所有肺葉切除手術、全肺切除術、所有肺段切除術及聯合肺段切除術。此例亞肺段切除術的成功,標志著醫院胸外科綜合實力的進一步加強,也充分體現了醫院胸外一科醫療團隊高超的醫學技藝以及強烈的責任擔當。